abc的三字词语乡试年的意思,乡试年的拼音拼音:xiāng shì nián 注音:ㄒ一ㄤ ㄕˋ ㄋ一ㄢˊ 结构:乡(独体结构)试(左右结构)年(独体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1.元﹑明﹑清三代在各省城举行乡试,每三年一次,明清一般逢子﹑卯﹑午﹑酉年开考,称为"乡试年"。引证解释:⒈ 元、明、清三代在各省城举行乡试,每三年一次, 明清一般逢子、卯、午、酉年开考,称为“乡试年”。 引《儒林外史》第三回:“因是乡试年,做了几个文会。” 网络解释:乡试年乡试年,汉字词语,读音xiāng shì nián,释义为元﹑明﹑清三代在各省城举行乡试,出自《儒林外史》。字义分解 乡读音:xiāng 乡(1)(名)乡村(跟‘城’相对):~间|下~|城~物资。(2)(名)家乡:~音|背井离~。(3)(名)行政区划的基层单位;由县或县以下的区领导:~镇|~长。 试读音:shì试shì(1)(动)试验;尝试:~行|~制。(2)(名)考试:~卷|口~。 年读音:nián年nián(1)(名)时间的单位;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现行历法规定平年三百六十五日;每四年有一个闰年;增加一日;有三百六十六日。(2)(名)每年的:~会|~鉴。(3)(名)岁数。(4)(名)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5)(名)时期;时代。(6)(名)一年中庄稼的收成。(7)(名)年节。(8)(名)有关年节的(用品)。(9)(名)(Nián)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