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ac的四字词语大是大非的意思,大是大非的拼音拼音:dà shì dà fēi 词性:成语 注音:ㄉㄚˋ ㄕˋ ㄉㄚˋ ㄈㄟ 反义词:模棱两可,细枝末节,鸡毛蒜皮,良莠不分, 造句 为公还是为私,这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 老王处事向来坚毅、果敢,在大是大非之前,他总是像中流砥柱般,坚持正义的一方。 在大是大非面前,我们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 在大是大非面前,每个共青团员都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决不能模棱两可。 这种大是大非的事情,任何人都没有模棱两可的余地。 在大是大非面前,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我们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而持明哲保身的态度。 在大是大非面前,她没有彷徨失措。 逃税问题并非无足轻重,我认为这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 没有大是大非的观念,很容易根据感觉和眼前需求建立是非,最后会变得是非不分。 解释 词语解释:大是大非dàshì-dàfēi (1) 根.本性原则性的重大是非问题。多指政治方面的 英cardinal questions of right and wrong引证解释:⒈ 指带有原则性、根本性的是非问题。 引徐迟《哥德巴赫猜想》:“一页一页的历史写出来了,大是大非,终于有了无私的公论。” 国语词典:原则性事理的正确与否。 如:「这是大是大非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弄清楚。」 成语解释是:正确;非:错误。原则性的重大是非问题;多指政治方面的。 徐迟《歌德巴赫猜想》:“一页一页的历史写出来了,大是大非,终于有了无私的公论。” 在大是大非面前,我们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泾渭分明、黑白分明、截然不同、大相径庭、迥然相异 模棱两可、良莠不分、鸡毛蒜皮、细枝末节 大是大非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原则性的问题。 查看更多 网络解释:大是大非是:正确;非:错误。指带有原则性、根本性的是非问题。字义分解 大读音:dà,dài[ dà ]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 dài ]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 tài ]1. 古通“太”。 2. 古通“泰”。 是读音:shì[ shì ]1. 表示解释或分类:他是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是鲁迅。 2. 表示存在:满身是汗。 3. 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诗是好诗,就是太长了。 4. 表示适合:来的是时候。 5. 表示任何:凡是。是活儿他都肯干。 6. 用于问句:他是走了吗? 7. 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天气是冷。 8. 对,合理,与“非”相对:是非。他说的是。实事求是。 9. 认为对:是古非今。各行其是。深是其言。 10. 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是,我就去。 11. 这,此:是日。是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是。 12. 助词,把行为对象提前表示只这样做:惟你是问。惟利是图。 13. 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