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的四字词语有例可援的意思,有例可援的拼音拼音:yǒu lì kě yuán 词性:成语 注音:一ㄡˇ ㄌ一ˋ ㄎㄜˇ ㄩㄢˊ 造句 向来刑名案子,有律讲律,无律讲例,只要有例可援,定漱的文卷,报到刑部都不会被驳。 法务部一看有例可援,于是计划不再支付民众离婚诉讼费。 这是司法机关完善冤假错案纠正程序的一个重要案例,势必使所有执法者更加严于律己,使国内类似案件昭雪有例可援。 居常悠悠,昨忽以睹报载南堤某花园有吴吴氏结婚之事,二人以有例可援,即互约各向父母提出婚事。 今年春晚会出现小依依,在全国观众面前唱一首歌唱祖国貌似有例可援啊。 如果不判死刑,以后谁都可以有例可援。 吴英不死,他们将来有例可援。 但现实往往已是“有例可援,无法可守”,结果是因缘为市,用法轻重在人,为时人所诟病。 “势必使所有执法者更加严于律己,使国内类似案件昭雪有例可援。 若不是有例可援,思修老师刘涛是不会理直气壮地这样说的。 解释 词语解释:有成例可以援引。引证解释:⒈ 有成例可以援引。 引清袁枚《寄房师邓逊斋先生书》:“惟生传则自古有之,如韩昌黎之于何蕃,司马温公之于范镇,有例可援。” 国语词典:有先例可以援引遵循。 成语解释有成例可以援引。 清 袁枚《寄房师邓逊斋先生书》:“惟生传则自古有之,如韩昌黎之于何蕃,司马温公子之于范镇,有例可援。” 只要是有例可援的事情,都可以答应。郭沫若《南冠草》第三幕 有例可援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查看更多 网络解释:有例可援指引用已有的事例作为自己行动的依据或借口。出自清·袁枚《寄房师邓逊斋先生书》:“惟生传则自古有之,如韩昌黎之于何蕃,司马温公子之于范镇,有例可援。”字义分解 有读音:yǒu,yòu[ yǒu ] 1. 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2. 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 3. 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有学问。 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 7. 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 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 例读音:lì例lì(1)(名)(~子)用来帮助说明或证明某种情况或说法的事物:举~|~证。(2)(名)从前有过;后来可以仿效或依据的事情:援~|先~|史无前~。(3)(名)调查或统计时;指合于某种条件的事例:病~。(4)(名)规则;体例:条~|~外。(5)(名)按条例规定的;照成规进行的:~会|~行公事。 可读音:kě,kè[ kě ]1. 允许:许可。认可。宁可。 2. 能够:可见。可能。可以。不可思议。 3. 值得,认为:可怜。可悲。可亲。可观。可贵。可歌可泣。 4. 适合:可身。可口。可体。 5. 尽,满:可劲儿干。 6. 大约:年可二十。“潭中鱼可百许头”。 7. 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 8. 表示强调:他可好了。 9.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都这么说,可谁见过呢? 10.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这件事他可同意? 11. 姓。 援读音:yuán援yuán(1)(动)以手牵引:~手|~外。(2)(动)引用:~用。(3)(动)援助:外~|增~|求~|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