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的四字词语道义之交的意思,道义之交的拼音拼音:dào yì zhī jiāo 词性:成语 注音:ㄉㄠˋ 一ˋ ㄓ ㄐ一ㄠ 造句 我国传统提倡道义之交,反对见利忘义。 势利之交出乎情,道义之交出乎理,情易变,理难忘。 高攀龙与王安是道义之交,卢象升的年轻有为、家学渊源,也被王安瞧在眼里,对这个文武双全的年轻人,便有招为家中娇婿的念头。 况同堂学道,是性命之友,道义之交,理宜亲爱和气。 有的人得了一些酒肉朋友、冤家债主,失去了道义之交、有情有义之友;如此得失,也甚感不值。 搏弈之交不终日,饱食之交不终月;势力之交不终年,惟道义之交可以终身。 他和这里的朋友都是道义之交。 博弈之交不终日,饮食之交不终月,势力之交不终年,惟道义之交,可以终身。 对于卢象升的科举地位来说,范文程的档次太低,若是强行攀交,反而不好,不如就当作道义之交。 中国有句古语,‘博弈之交不终日,饮食之交不终月,势力之交不终年,惟道义之交,可以终身’。 解释 词语解释:有道德和正义感的结交。指[.好工具]志同道合的朋友。成语解释交:交情,友谊。有道德有正义感的交往和友情。指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朋友。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38回:“道义之交,只此已足,何必更为介介。” 道义之交,只此已足,何必更为介介。(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三十八回) 道义之交作宾语;用于朋友。 查看更多 网络解释:道义之交道义之交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dàoyìzhījiāo,释义为有道德有正义感的交往和友情,出自《歧路灯》第三十八回。字义分解 道读音:dào 1.道路:铁~。大~。人行~。羊肠小~。 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下水~。黄河故~。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合。头头是~。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 4.道德:~义。 5.技艺;技术:医~。茶~。花~。书~。 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传~。卫~士。 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院。~士。~姑。老~。一僧一~。 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 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儿,一条斜~儿。 10.姓。 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说:~白。能说会~。一语~破。 14.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 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 16.以为;认为:我~是谁呢,原来是你。 义读音:yì义yì(1)(名)正义:道~|大~灭亲|~不容辞。(2)(名)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演|~士。(3)(名)情谊:情~。(4)(名)因抚养或拜认而成为亲属:~弟|~父。(5)(名)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齿|~肢。(6)(名)姓。义yì(名)意义;意思:字~|本~。 之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交读音:jiāo交jiāo(1)(动)把事物转移给有关方面:~活|~税|~公粮。(2)(动)到(某一时辰或季节):~子时|~九的天气。(3)(动)(时间、地区)相连接:~界|春夏之~。(4)(动)结交:~朋友。(5)(动)交往;交谊:邦~|建~|绝~。(6)(动)(人)性交:~媾|杂~。(7)(动)互相:~换|~流|~易|~谈。(8)(动)一齐;同时(发生):风雪~加|饥寒~迫|惊喜~集。交jiāo(名)跟头:跌~|摔了一~。〖交兵〗jiāo bīnɡ(动)〈书〉交战。动宾式:交|兵。两国~必有一伤。(作谓语) 温馨提示:本文收集了道义之交的abcd的四字词语, 义的abcd的四字词语,交的abcd的四字词语,道的abcd的四字词语, 您还可以浏览 词语大全 / 词语组词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