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的四字词语韬光养晦的意思,韬光养晦的拼音拼音:tāo guāng yǎng huì 词性:成语 注音:ㄊㄠ ㄍㄨㄤ 一ㄤˇ ㄏㄨㄟˋ 反义词:锋芒毕露, 造句 倒霉的日子总会过去的,你现在能做的就是坚持和忍耐,卧薪尝胆,韬光养晦。 小王几年来韬光养晦,积累了大量的知识。 我们不提倡反衣狐裘,韬光养晦,而提倡毛遂自荐,敢为天下先。 想当年楚庄王韬光养晦,在春秋争霸之战中,一鸣惊人,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本人原定书名《玄幻小说终结者》,考虑那样太猖狂,唯有韬光养晦取俗名。 她要做的就是,韬光养晦,保护善良的老娘,改造迂腐的老爹,改良懦弱的老姐,捂好老哥倾国倾城的美色……还要把那个招祸的宝贝珠子藏的严严实实。 人们常说,世上有才之人有两种:一是自恃才智过人我行我素想将世人踩在脚下者;另一种,则是不轻易展露才华韬光养晦善于磨练者。前者之才如白云苍狗,须臾即为灰土。唯后者可成就丰功伟业。 当然了,欺下瞒上不可取,但左右逢源还是必须的!恃才傲物更是要不得,然而一味地韬光养晦也是行不通的…… 组工干部要学会韬光养晦,注重身心和谐,时时养组工之气,处处树组工之风,努力增强自身的底气和硬气。 白邦瑞曾数度来华参加《孙子兵法》研讨会,并宣称,孙子主张兵行诡道,战国时代越王勾践韬光养晦,结果吴王上当。 解释 词语解释:韬光养晦tāoguāng-yǎnghuì (1) 隐匿光彩、才华,收敛锋芒、踪迹 英hide one's capacities and hide one's time;draw in one's claws引证解释:⒈ 谓隐藏才能,使不外露。 引《荡寇志》第七六回:“贤侄休怪老夫説,似你这般人物,不争就此罢休。你此去,须韜光养晦,再看天时。” 国语词典: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成语解释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荡寇志》第76回:“贤侄休怪老夫说,似你这般人物,不争就此罢休。你此去,须韬光养晦,再看天时。” 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他这几年韬光养晦,谨言慎行,做事越发仔细,没把握的事,一时不敢答应。” 韬光晦迹、闭门不出、杜门不出、韫匵藏珠、养晦韬光 锋芒毕露 韬光养晦主谓式;作谓语;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查看更多 网络解释:韬光养晦韬光养晦是一个成语,读音是(tāo guāng yǎng huì),意为隐藏才能,不使外露。不同于含而不露。字义分解 韬读音:tāo 韬(1)(名)〈书〉弓或剑的套子。(2)(名)〈书〉(动)比喻隐藏。(3)(名)〈书〉(名)兵法:~略|六~。 光读音:guāng光guāng(1)(名)通常指照耀在物体上、使人能看见物体的那种物质;如太阳光、灯光、月光等。可见光是波长7。7×10…5厘米到4×10…5厘米的电磁波。此外还包括看不见的红外光和紫外光。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每秒约三十万公里。因为光是电磁波的一种;所以也叫光波;在一般情况下光沿直线传播;所以也叫光线。参看〔红外线〕、〔紫外线〕。(2)(名)景物:风~|春~明媚。(3)(名)光彩;荣誉:为国增~。(4)敬辞;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临|~顾。(5)(动)光大:~前裕后。(6)(形)明亮:~明|~泽。(7)(形)光滑;光溜:磨~|这种纸很~。(8)(副)一点不剩;全没有了;完了:精~|用~|把敌人消灭~。(9)(动)(身体)露着:~膀子|~着头。(10)(副)只;单:任务这么重;~靠你们两个人恐怕不行。(11)(Guānɡ)姓。 养读音:yǎng养yǎng(1)(动)供给生活资料或生活费用:扶~|赡~|~活。(2)(动)饲养或培植(动物、花草):~猪。(3)(动)生育:~了一个儿子。(4)(动)抚养的(非亲生的):~父|~子。(5)(动)培养:~成习惯。(6)(动)使身心得到滋补或休息;以增进精力或恢复健康:~病|保~|休~|疗~|营~|~精蓄锐。(7)(动)养护:~路。(8)(动)(毛发)留长;蓄起不剪。(9)(动)扶植;扶助:以工~农。 晦读音:huì晦huì(1)(名)夏历每月的末一天:~朔。(2)(形)昏暗;不明显:~涩|隐~。(3)(名)夜晚:风雨如~。 温馨提示:本文收集了韬光养晦的abcd的四字词语, 韬光养晦的abcd的四字词语,光的abcd的四字词语, 您还可以浏览 词语大全 / 词语组词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