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的二字词语助饷的意思,助饷的拼音拼音:zhù xiǎng 注音:ㄓㄨˋ ㄒ一ㄤˇ 结构:助(左右结构)饷(左右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1.明末为筹措镇压农民起义的军费而加派的赋银。 2.捐钱以补充军费。引证解释:⒈ 明末为筹措镇压农民起义的军费而加派的赋银。 引《明史·食货志二》:“崇禎三年,军兴,兵部尚书梁廷栋请增田赋……后五年,总督卢象昇请加宦户田赋十之一,民粮十两以上同之。既而概徵每两一钱,名曰助餉。” ⒉ 捐钱以补充军费。 引清李渔《风筝误·请兵》:“将官们都是京营小校,因为助餉有功,不次陞来的。” 网络解释:助饷助饷是明末田赋的加派,指为筹措镇压农民起义的军费而加派的赋银。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 ,总督卢象升因军饷支绌,请加派官户田赋十分之一,民赋10两以上者亦加十分之一,即按税银加派,每两加1钱。户部拟在未遭战乱地区对士大夫家赋银1两的加2钱,民户5两以上的每两加1钱。但两个提议均未采纳。后规定赋银每两一概加征1钱,名为助饷。字义分解 助读音:zhù,chú[ zhù ] 1. 帮助协同,辅佐:辅助。帮助。助手。助人为乐。助桀为虐。拔苗助长(zhǎng )。爱莫能助。 2. 相传为殷代的租赋制度。 饷读音:xiǎng1.用酒食等款待。 2.薪金(旧时多指军警等的薪金):月~。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