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的二字词语榜子的意思,榜子的拼音拼音:bǎng zǐ 注音:ㄅㄤˇ ㄗˇ 结构:榜(左右结构)子(独体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1.即奏折。 2.名帖,名片。 3.[.好工具]告示,启事。 4.样子,榜样。引证解释:⒈ 即奏折。 引宋孔平仲《孔氏谈苑·奏事非表状谓之榜子》:“唐人奏事非表非状者,谓之榜子,亦曰録子,今谓之札子。” ⒉ 名帖,名片。 引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三五出:“状元万福!且息怒,奴家不具榜子参贺。” ⒊ 告示,启事。 引《朱子语类》卷一二七:“当时人骨肉相散失,沿路皆帖榜子。” ⒋ 样子,榜样。 引明王衡《郁轮袍》第七折:“因此上维摩居士化作王维,儒童菩萨化作裴迪,故意遇而不遇,傲睨一世,凌轢千古,与世人做个榜子。” ⒌ 舟人,船夫。 引宋梅尧臣《望芒砀山》诗:“出舟跳古岸,林外见脩冈。廻头问榜子,前巘是芒碭。” 网络解释:榜子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奏事非表状谓之榜子》:“ 唐 人奏事非表非状者,谓之榜子,亦曰録子,今谓之札子。字义分解 榜读音:bǎng[ bǎng ] 1. 张贴出来的文告或名单:榜帖(官府的公告)。红榜。张榜。光荣榜。榜文。发榜。榜眼(科举时代称殿试考取一甲第二名的人)。榜书(原指写在宫阙门额上的大字,后泛指招牌一类的大型字)。 子读音:zǐ子zǐ(1)(名)古代指儿女;现在专指儿子:~女|~孙|~婚|~侄|父~|独生~。(2)(名)人的通称:男~|女~。(3)(名)古代特指有学问的男人;是男人的美称:夫~|诸~百家。(4)(名)古代图书四部分类法中的第三类:~部|~书|经、史、~、集。(5)(代)古代指第二人称你:以~之矛;攻~之盾。(6)(名)(~儿)种子:瓜~儿|~实。(7)(名)(~儿)卵:鱼~|鸡~儿。(8)(形)幼小的;小的;嫩的:~猪|~城|~姜。(9)(动)(~儿)小而坚硬的块状物或粒状物:枪~儿|棋~儿。(10)(名)(~儿)铜子儿;铜元:大~儿|小~儿|一个~儿。(11)(量)(~儿)用于能用手指掐住的一束细长的东西:一~儿线|一~儿挂面。(12)姓。子zǐ(名)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子zǐ(名)地支的第一位。参看〔干支〕。子zi(1)名词后缀。加在名词性词素后:帽~|旗~|桌~|命根~。b)加在形容词或动词性词素后:矮~|垫~|扣~|胖~|折~|坠~。(2)个别量词后缀:一下~|一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