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词语大全 / 词语组词 /
首页 >> abc的三字词语

abc的三字词语


常无有的意思,常无有的拼音


拼音:cháng wú yǒu

注音:ㄔㄤˊ ㄨˊ 一ㄡˇ

结构:常(上下结构)无(独体结构)有(半包围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谓虚无。

引证解释:

⒈ 谓虚无。

引《庄子·天下》:“关尹、老耼闻其风而悦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

网络解释:

常无有

常无有,读音为cháng wú yǒu,汉语词语,指虚无。出自《庄子·天下》。

字义分解


读音:cháng

常cháng(1)(形)一般;普通;平常:~识|~态。(2)(形)不变的;经常:~数|冬夏~青。(3)(副)时常;常常:~来|~往。(4)姓。

读音:wú,mó

[ wú ]

1.没有(跟“有”相对):从~到有。~产阶级。有则改之,~则加勉。

2.不:~论。~须。

3.不论:事~大小,都有人负责。

4.同“毋”。

5.姓。

[ mó ]

见【南无】。

读音:yǒu,yòu[ yǒu ]

1. 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2. 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

3. 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有学问。

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

7. 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

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常无有的abc的三字词语, 您还可以浏览 词语大全 / 词语组词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abc的三字词语

华夏词语网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