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的四字词语忘年之契的意思,忘年之契的拼音拼音:wàng nián zhī qì 词性:成语 注音:ㄨㄤˋ ㄋ一ㄢˊ ㄓ ㄑ一ˋ 解释 词语解释:即不拘年岁行辈产差异而结交的朋友。同“忘年hAo86.之好”。国语词典:不拘年岁行辈而结交为友。唐.颜真卿〈孙逖文集序〉:「十五时,相国齐公崔日用试土火?赋,公雅思遒丽,援翰立成,齐公骇之,约以忘年之契。」也作「忘年之交」。 成语解释即不拘年岁行辈产差异而结交的朋友。同“忘年之好”。 唐 颜真卿《孙逖文集序》:“十五时,相国齐公崔日用试《土火炉赋》,公雅思遒丽,援翰立成,齐公骇之,约忘年之契。” 予在京师,辱忘年之契,论诗文一字不轻放过。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 谈艺三 李侍郎》 忘年之好、忘年之交、忘年交 忘年之契作宾语、定语;用于交往等。 查看更多 网络解释:忘年之契忘年之契,读音wàng nián zhī qì,汉语成语,意思是即不拘年岁行辈产差异而结交的朋友,同“忘年之好”,出自唐·颜真卿《孙逖文集序》。字义分解 忘读音:wàng 忘wàng(动)忘记:~掉|难~。 年读音:nián年nián(1)(名)时间的单位;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现行历法规定平年三百六十五日;每四年有一个闰年;增加一日;有三百六十六日。(2)(名)每年的:~会|~鉴。(3)(名)岁数。(4)(名)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5)(名)时期;时代。(6)(名)一年中庄稼的收成。(7)(名)年节。(8)(名)有关年节的(用品)。(9)(名)(Nián)姓。 之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契读音:qì,qiè[ qì ]1. 证券,证明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契约。契据。房契。 2. 相合,相投:相契。契合。默契。契友。契分(fèn )(投合无间的情分)。契厚。 3. 用刀雕刻:契刻。契舟求剑。 4. 〔契机〕指事物转化的关键。 5. 刻的文字,近代称甲骨文:书契。契文(甲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