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的四字词语缨緌之徒的意思,缨緌之徒的拼音拼音:yīng ruí zhī tú 词性:成语 注音:一ㄥ ㄖㄨㄟˊ ㄓ ㄊㄨˊ 解释 词语解释:缨緌:古代帽子下垂的结带。带帽子的人,指社会上层人士成语解释缨緌:古代帽子下垂的结带。带帽子的人,指社会上层人士 汉·蔡邕《郭有道碑文》:“于时缨緌之徒,绅佩之士,望形表而影附。” 缨緌之徒作宾语;指上层人士。 查看更多 字义分解 缨读音:yīng 缨yīng(1)(名)古代帽子上系在颔下的带子;也泛指带子:~帽|长~。(2)(名)(~儿)缨子(3)(名):红~枪。(4)(名)(~儿)缨子。(5)(名)缨子:芥菜~儿。 緌读音:ruí1.古时帽带打结后下垂的部分:“葛履五两,冠~双止。” 2.像缨饰的下垂物。 3.古代指有虞氏的旌旗,后泛指旌旗或旗帜的垂流。 4.系结。 5.继续。 之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徒读音:tú徒tú(1)(形)空的;没有凭借的:~劳。(2)(副)表示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仅仅:~留。(3)(副)徒然:~自惊扰。(4)(名)徒弟;学生。(5) 姓。徒tú(1)(名)信仰某种宗教的人:教~。(2)(名)同一派系的人(含贬义):暴~。(3)(名)人(含贬义):好色之~。(4)(名)徒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