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的二字词语通牒的意思,通牒的拼音拼音:tōng dié 词性:名词 注音:ㄊㄨㄥ ㄉ一ㄝˊ 结构:通(半包围结构)牒(左右结构) 造句 但愿我寄予你的祝福是最快,最新,最精彩,最难忘,最动人,最具分量,最有盼头,最百读不厌,醉生梦死,罪大恶极,最后通牒:祝你元旦最最最快乐! 他向我发出了最后通牒不是汤姆离开,就是我离开。 不过,直到记者截稿时为止,俱乐部投资人严晓群还没有对中国足协和市足协的“通牒”给予任何回应。 他亲笔起草了一份义正词严的通牒让春生和刘朴给德军司令克罗德送去,要求克罗德向本县道歉并立即带兵退出县城,回到中德胶澳条约所规定的地点安营扎寨。 最后通牒规定的期限到明天中午截止。 朗布依埃会议并非像人们经常所说的那样是一场谈判,而是一种最后通牒。 显然,诚母的作风要比诚本人硬朗得多,在匆匆告之了此次相亲任务的具体安排后,便不容分说地留下最后通牒。 今早有报道说,黄建华已经等得不耐烦了,并向利物浦方面发出最后通牒。 他们向警方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肃清整个地区的种族主义暴徒,否则他们将自行采取行动。 即便是下了一道“通牒”,众房企似乎依旧岿然不动,该欠的土地款仍然继续欠着。 解释 词语解释:通牒tōngdié (1) 一国通知另一国并要求答复的文书 例最后通牒英diplomatic note引证解释:⒈ 书面通知。 引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论文上·小仓山房文集》:“王深然之,缮稿数千言,通牒大府。” ⒉ 一个政权通知另一个政权并要求对方答复的文书。 引瞿秋白《乱弹·新英雄》:“所谓‘战略上的退却’就等于日本最后通牒所要求的退却,而且还要倍一倍。” 国语词典:两国交换意见或由一国通知对方,要求对方答复的外交文书。 如:「最后通牒」。 词语翻译英语diplomatic note德语diplomatische Note _f法语note diplomatique网络解释:通牒一国就某一争端通知另一方并要求答复的文书。字义分解 通读音:tōng,tòng[ tōng ] 1.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管子是~的。山洞快要打~了。这个主意行得~。 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条~炉子。 3.有路达到:四~八达。火车直~北京。 4.连接;相来往:沟~。串~。私~。~商。互~有无。 5.传达;使知道:~知。~报。~个电话。 6.了解;懂得:~晓。精~业务。粗~文墨。不~人情。他~三国文字。 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万事~。 8.通顺:文章写得不~。 9.普通;一般:~常。~病。~例。~称。 10.姓。 牒读音:dié牒dié(名)文书或证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