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的二字词语儒素的意思,儒素的拼音拼音:rú sù 注音:ㄖㄨˊ ㄙㄨˋ 结构:儒(左右结构)素(上下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儒者的素质,谓符合儒家思想的品格德行。宿儒,.名儒。 泛指儒士。 儒术,儒学。 指读书人家。 儒雅质朴。 引证解释:⒈ 儒者的素质,谓符合儒家思想的品格德行。 引《三国志·魏志·袁涣传》:“霸弟徽,以儒素称。” ⒉ 宿儒,名儒。 引《晋书·儒林传·徐邈》:“及孝武帝始览典籍,招延儒学之士, 邈即东州儒素,太傅谢安举以应选。” ⒊ 泛指儒士。 引唐白居易《三教论衡》:“我大和皇帝祖玄元之教,挹清净之风,儒素緇黄,鼎足列座。” ⒋ 儒术,儒学。 引《宋书·自序》:“仪篤学有雅才,以儒素自业。” ⒌ 指读书人家。 引宋陈亮《祭叶正则外母高恭人翁氏文》:“惟恭人生长儒素,嬪於勋门。” ⒍ 儒雅质朴。 引《隋书·杜台卿传》:“性儒素,每以雅道自居。” 网络解释:儒素儒素 ,汉语词汇。拼音:rú sù释义:1、儒者的素质,谓符合儒家思想的品格德行。2、宿儒,名儒。3、泛指儒士。4、儒术,儒学。5、指读书人家。6、.儒雅质朴。字义分解 儒读音:rú 儒rú(1)(名)春秋时以孔子为代表的学派:~术|~生。(2)(名)旧时指读书人:~医|老~。 素读音:sù素sù(1)本义:细柔的白色绢。(2)(名)本色;白色:~服|~菜。(3)(形)颜色单纯;不艳丽:~淡|~雅。(4)(名)蔬菜、瓜果等食物。(5)(形)本来的;原有的:~油|~材。(6)(名)带有根本性质的物质:核黄~|麻黄~。(7)(名)向来:~不相识。 |